关爱老年人 “护好钱袋子”
骗子往往会以各种手段诱骗老人上当。
温情攻势。不法分子对老年人嘘寒问暖,组织老年人开展活动、赠送礼品、免费旅游等,令老人感觉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对其宣传的“高收益”理财产品完全相信、缺乏免疫力。
讲座洗脑。不法分子会举办洗脑讲座,用一些小礼品吸引老年人去听,请“专家”讲授养生保健知识等,再讲一些投资理财知识,最后推出他们的理财产品。
宣传造势。不法分子在宣传上往往一掷千金,在豪华酒店、重要景区开展活动,雇人散发宣传单,以进行社会捐赠等方式,制造虚假声势。
高利诱惑。不法分子承诺远高于银行存款的利率,在集资初期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再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
专业营销。一些专门从事非法集资营销的团队,擅长各种诱骗老年人上当的套路,非法集资者常常会雇佣这些团队进行营销。
编造项目。不法分子大多通过注册合法的企业,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开展创业创新等幌子,编造各种虚假项目,有的甚至会建造项目基地专门用于给投资者参观。
熟人做托。非法集资者经常动员业务员通过亲戚朋友拉人入会得回扣和投资后有分成的手段,发展老年人投资。
隐瞒风险。不法分子常常大肆宣传“保本返利”“消费返利”等内容,有的还提供所谓的担保(实为关联公司担保),隐瞒其投资理财的风险。
温馨提醒:参与养老领域非法集资活动,不仅无法获得高额返利,还将面临损失“养老钱”的风险,养老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
老年人在投资理财前一定要擦亮双眼,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警惕非法集资金融诈骗陷阱,谨防上当受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